2025年08月03日
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率領司局長在元朗公立中學出席2025年施政報告第二場地區諮詢會,繼續聽取市民對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意見和建議,約120名不同背景的市民參加。
地區諮詢會歷時兩小時,分為兩部分。第一部分由李家超和司局長聽取市民發表意見,涵蓋土地房屋、交通運輸、創新科技、金融發展、文化體育、教育、青年、扶貧助弱、醫療服務和社會福利等議題。
李家超在諮詢會上表示,政府精準扶貧的策略是以結果為目標,推行扶貧和資助工作最重要是找出最有需要的人,優先幫助他們。他指出,扶貧並非只是派發資源,而是要資源運用到位。
第二部分是小組討論,出席的市民分為四組,分別就「拼經濟謀發展」和「惠民生建未來」兩個主題,與李家超和司局長深入交流。李家超輪流與每個小組的市民交流和討論,聽取意見。
李家超指,北部都會區發展是重中之重的工作,政府會大力推動在北都引入高端和具含金量的產業,也可以思考主題加旅遊的概念,例如中醫旅遊。
李家超在諮詢會後會見傳媒,指施政報告公眾諮詢展開至今共收到超過5,500份意見書,較去年諮詢同期增加近10%。他在近一個月諮詢後有三點體會。
首先,市民普遍認同本屆政府勇於改革,處理多年來的老大難問題,包括制定簡樸房制度取締劣質劏房,以及提出規管網約車的立法建議。市民也樂見香港在世界競爭力、安全城市等方面的國際評級不斷上升,認為是最客觀的成績表。
第二點體會是政策要宏觀微觀兼備。他說,宏觀方面要發展經濟,但政策要微觀,在制定政策時要照顧細節、平衡利弊,更要多做解說,令市民感覺到政策帶來的正面效益,使他們有認同感和獲得感。
第三點體會是社會重視北部都會區的發展,認同那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,應引入新理念、新辦法提速提效發展。
李家超又說,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期,外圍環境依然有很多不確定性,但香港機遇大於挑戰。其間行業或會出現更替,但會帶來更進步和經濟發展更強大的結果。香港只要求進、求變就能戰勝對手,發展得更好,生活得到更好保障。政府會制定積極政策,創造機遇,也會支援面對壓力的企業,帶領社會乘風破浪。
施政報告公眾諮詢6月16日展開,政府至今舉辦超過40場諮詢會。公眾人士仍可繼續循施政報告專題網站、社交媒體帳號、電話熱線、電郵、傳真、郵遞等方式提出意見。